![]() |
张江生物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01349 |
公司概括
集团主席 王海波
发行股本(股) 340M
面值币种 人民币
股票面值 0.1
公司业务 集团主要从事创新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
全年业绩:
二零一二年度,集团的经营利润约为人民币63,866,000元,二零一一年同期经营利润为人民币42,489,000元,同比上升了50%。
二零一二年度,公司权益持有者于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占利润为人民币53,159,000元,二零一一年度为人民币30,826,000 元。
二零一二年度,公司权益持有者于公司财务报表中应占利润的数额为人民币53,406,000元(二零一一年度:人民币27,782,000元)。
业务回顾:
集团坚持以“集团多一分探索,人类多一分健康”为企业宗旨,以基因技术、药物传输技术和光动力药物技术为基础,以研究开发专利药物和适合中国市场的特殊药物并实现产业化作为核心定位,务求成为生物医药业界中的先锋。
研究开发
于回顾期内,集团的药物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理想进展。
研究开发方面,治疗鲜红斑痣的光动力药物海姆泊芬,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两个新药证书,证书编号分别为:原料药,国药证字H20120079;注射剂,国药证字H20120076。海姆泊芬属化学药品第1.1类。
光动力药物盐酸氨酮戊酸(ALA)用于治疗HPV感染的宫颈疾病,已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治疗关节炎的高活性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突变体-Fc融合蛋白(rhTNFR(m):Fc)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已申请临床研究。该项目申请了PCT专利。
二零一一年二月,公司与上海医药订立创新药物研发战略合作协议,由双方共担风险并合作对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所拥有的处于不同研究阶段的有关潜在药物进行相关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于二零一二年,上述合作依照合约执行,研究开发专案有序进行。
知识产权
集团一直以来对创新药物和科研成果积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于回顾期内,集团新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并获得2项发明专利的授权。截至二零一二年底,集团累计申请发明专利60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7项。
产业化
于回顾期内,集团的产业化工作取得了理想成绩,产品销售收入比上一年增加74%。
治疗以尖锐湿疣为代表的皮肤HPV感染性疾病和增生性疾病的艾拉R上市销售以来,受到了全国皮肤科专家的高度关注,销售量正稳步上升,已成为皮肤领域用量最大的品种之一,其二零一二年销售收入比上一年增加46%,预期未来还将持续大幅增长。
用于痤疮治疗的化妆品易妍R于二零一零年下半年上市销售,其二零一二年销售收入比上一年增加137%,预期其销售收入将逐渐增长。
治疗肿瘤的里葆多R于二零零九年八月上市销售,已取得较好的市场影响,预期未来将为公司贡献较大的销售收入。为进一步加强里葆多R的市场推广与销售,自二零一一年二月起,公司与泰凌医药(江苏)有限公司签署了独家总代理协议,授予其独家代理权。经过一年的磨合,公司与泰凌医药协商后,于二零一二年调整了相关的营销策略,加强公司对市场推广的控制力度,间接导致销售收入及销售费用的大幅增长。
资助与奖励
集团一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断加强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于回顾期内,集团多个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取得各级政府资助与奖励概要如下:
重大新药创制“靶向抗肿瘤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进一步资助合计人民币5,800,000元。截止2012年12月31日,已收到资金人民币2,480,000元。
公司的“肿瘤及其它组织增生性疾病靶向药物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获上海市科教兴市专项的进一步资金支持。二零一二年度合计收到人民币8,190,000元。
业务展望:
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新药的创新研究开发为核心定位,并已做出了一定成绩。已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并且明确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在此大环境下,集团必将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开发,集团已有一大批药物处在已经或即将产业化的关键时点,集团已由纯粹的研究开发转型为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并重。未来,集团仍将集中资源于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两个方面。
研究开发
多年来,集团在研究开发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内及业内已取得领先的地位,集团与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已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集团亦与其他国际及国内的研究开发机构进一步合作。未来集团仍将致力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的研究。
研究开发仍将集中在集团已具相当基础的基因工程药物、光动力药物、纳米药物等领域,尤其是这几个领域中用于皮肤性病和肿瘤治疗药物两个方向将成为重中之重。
基因工程药物
高活性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突变体-Fc融合蛋白(rhTNFR(m):Fc)完成了临床前研究,已申请临床研究。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目标市场容量极大。该药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申请了PCT专利,将是集团重点研究项目之一。
用于治疗肿瘤的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LT)已进入II期临床研究,该药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集团重点研究项目之一。
除继续开展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重组人肿瘤坏死子受体突变体-Fc融合蛋白(rhTNFR(m):Fc)的临床研究之外,抗体交联化疗药物目前在临床上表现出明显的治疗优势,大大超出了常规抗体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肿瘤的效果,为了把握生物制药领域的这一发展趋势,公司将开发抗体交联药物:CD30抗体交联药物(CD30-MMAE)等项目。
光动力药物
治疗尖锐湿疣性病的光动力新药艾拉R已上市销售,将向HPV感染的宫颈疾病及脑胶质瘤等方向拓展其新适应症,是集团重点研究项目之一。艾拉R用于HPV感染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的新适应症,已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治疗鲜红斑痣的光动力药物海姆泊芬已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两个新药证书,证书编号分别为:原料药,国药证字H20120079;注射剂,国药证字H20120076。海姆泊芬属化学药品第1.1类。
治疗肿瘤的多替泊芬正开展I期临床研究。
为了将光动力药物做大做强,除此之外,公司将进一步拓展盐酸氨酮戊酸的新的适应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脑胶质瘤等。它们与已上市销售的艾拉R一起构成集团独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动力药物群。
纳米药物
治疗恶性肿瘤的长春新堿正开展I期临床研究,该产品目标市场容量大,是集团重点研究项目之一。
为了提升纳米药物的研发能力,充实现有的肿瘤药物产品线,公司除继续开展脂质体长春新堿浓溶液等的临床研究之外,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项目正开展临床前相关研究。
近日,公司与美国一家公司及一家研究机构签约,共同开展氙气脂质体用于治疗脑中风的研究工作。
产业化
配合集团研究开发的重点方向,集团从二零零七年开始逐渐增加皮肤性病和肿瘤治疗这两个方向药品的产业化,在每个方向上均已安排相应的产品线,在未来的几年内分阶段逐渐推向市场,以形成在这两个方向上的产品系列组合:
皮肤性病药物
在皮肤性病药物产业化方向上,治疗尖锐湿疣性病的光动力新药艾拉R已获批上市销售。这是该产业化方向的第一个药物。尖锐湿疣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发病数占全部性病病人的20%~31%,为第2位或第3位。可见此产品的市场容量极大。艾拉R除现在的尖锐湿疣适应症外,将向HPV感染的宫颈疾病、痤疮等方向拓展,以增加该产品的销售收入。预期,未来几年该药物的销售收入仍将持续大幅增长。
在皮肤性病领域,后续的药物有治疗鲜红斑痣的光动力药物海姆泊芬,已获得新药证书,艾拉R用于HPV感染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新适应症,已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肿瘤治疗药物
在肿瘤治疗药物产业化方向上,治疗肿瘤的里葆多R已于二零零九年八月上市销售。这是公司该类药物实现产业化的第一个药物。该药物用于卡波氏肉瘤、乳腺癌和卵巢癌等肿瘤的治疗,乳腺癌已成为女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疾病。该产品的市场容量很大。预期,未来几年该药物的销售收入仍将持续大幅增长。
在肿瘤治疗领域,后续的药物有长春新堿脂质体和淋巴毒素α衍生物。治疗恶性肿瘤的脂质体长春新堿正开展I期临床研究;治疗肿瘤的淋巴毒素α衍生物已进入II期临床研究。
考虑到未来将不断有新的药物获批,公司的附属公司泰州药业,已建成两条生产线,分别用于海姆泊芬原料药及注射剂的生产。未来几年还将陆续投资建设相应生产线,使之逐渐成为集团集中的生产制造基地。
集团在产业化方面已有诊断产品、艾拉R、易妍R及里葆多R的生产销售,二零一二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比上一年有大幅增长,随着新产品的不断上市,预期未来还将持续大幅增长。集团已成功完成从纯粹的研究开发向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并重的转型,形成了研究开发、产品制造及市场营销等各部分有机结合的完整体系,集团将走上更加良性的发展阶段。
品牌专区:http://mp.ppsj.com.cn/brand/1349.html
相关类别: 医药 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
发源地:上海
关注度:2738
更 新:202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