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品牌专区
品牌介绍:   
   广西民族大学创办于 1952 年 3 月,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 1953 年改称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 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 年2月14日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0共建的民族院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两所高校之一。经过58年的发展,已成为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齐全、师资力量较强、基础设施较完备、办学效益较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且有发展潜力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府。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1958年在南宁人民公园,毛泽东主席接见学校各族师生代表;1990 年 11月,-总-在-等领导人的陪同下到学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成绩和校园环境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2001年 3 月,-同志出访东南亚三国时,亲切接见了学校在越南、老挝讲学、留学的师生代表;2010年5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学校考察工作,看望了各族师生及外国留学生,殷切勉励大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陈毅、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司马义·艾买提、李兆焯、陈至立、刘延东、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在党和0的正确领导下,建校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了显著成绩:1993年获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党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称号,三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多次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良好”等级;2009年学校成为广西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位于广西南宁市风景秀丽的相思湖畔,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983亩,其中相思湖学院(独立学院)占地300亩;已建成的校园建筑面积合计48万平方米,正在兴建的西校区二期工程总面积为16.82万平方米;东校区绿化覆盖率达58.14%,2006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截至2010年6月有来自32个民族的全日制在校学生17977人,其中研究生1117人,本科生13133人,专科生1662人,预科生1116人,留学生768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10323.51万元,馆藏纸质文献总量近140万册,中外文期刊11006种。现设有20个学院(包括相思湖学院),60个普通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和4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授权点,覆盖了哲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

      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热心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717人,包括正高职称129人,副高职称 2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1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04人。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1人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为自治区优秀专家,3人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2人荣获八桂学者称号。

      学科建设与教育质量较好。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及培育基地4个,自治区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重点建设研究基地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11个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进入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这些重点学科等研究实验机构,构成了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的学术平台。近五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新增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2个,自治区级精品、重点课程18门;承担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70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均有较大提高,近年参加全国各项社会、科技、文化、艺术、体育赛事,均获得优异成绩。

      科研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05年以来,承担了一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或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共承担国家级课题51项、省部级课题22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目前承担各级各类项目835项,科研经费合计3682.61万元。同时,获得了较高水平的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98项,其中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8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先后入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名刊建设工程,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期刊;其“人类学研究”栏目入选首批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

      学校是首批“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执行学校、“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中国0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高校”、“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考点”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考试点”,泰国教育部在学校建立了泰语水平测试点。中国法学会在学校设立“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在学校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与广西电视艺术家协会和广西广电局合作建立“广西播音与主持理论研究基地”,与广西文化厅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与广西体育局、民委共建“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广西旅游局在我校设立“东盟非通用语种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在我校设立“中国—东盟博览会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与广西体育局共建“中国—东盟体育交流合作中心”和“广西民族体育研究中心”。与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河池市签订了校市合作协议,与中山大学签署了校际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央民族大学签订了对口支援合作协议。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利用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发展民族学、东南亚语言学特色学科群,推进学科渗透,着力培养开拓性、创新性复合型人才,逐步形成了“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办学特色。

      一是坚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增设社会急需、适应性较强的新专业;开设双语专业,强化民族文化交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了解我国特别是广西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设置了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学、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文学、民族艺术、民族经济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加强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研究,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壮族、瑶族、京族历史文化、语言文学等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成为2009—2011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科。

      二是利用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以东南亚语言学为依托,发展特色学科,建立了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尼语、马来亚语等东南亚语言本科专业,形成了独特的3+1培养模式(3年在国内学习,1年到语言对象国学习),2009年亚非语言文学学科被列入2009—2011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科。依托“国家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广西促进中国—东盟目田贸易区建设人才小高地”平台,大力打造东盟学学科群,逐步形成了东盟语言文学、东盟政治法律、东盟经贸商旅、东盟历史文化、东盟民族宗教、东盟艺术体育等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系列学科;聘任中国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为东盟学院名誉院长,积极组建开放式的东盟学院,建立东盟问题高端研究平台,加强与东盟国家和国内重点大学的科研合作,培育若干个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群体,建立东盟文献及电子信息网络平台,努力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是立足于东南亚国家,面向东亚、南亚和欧美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大力实施国际性大学发展战略。2000年到2010年6月底,与14个国家、地区的94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派出8800多名在校学生到东盟国家高校学习和实习,招收来自28个国家的留学生5529人次;接待国(境)外来访、顺访团组315个,共2245人次;2002年以来共承担了7期国外汉语教师培训任务,培训了来自东南亚国家的223名汉语教师;认真做好国家汉办委托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和选送工作,共向泰国、菲律宾、老挝输送了221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多次承办东盟国家各类干部培训活动,共培训了东盟国家各类干部700多人次;连续六届承担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者培训任务,共选派志愿者3500多人次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贸易洽谈会。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副总理范加谦,泰王国诗琳通公主,老挝总理波松等东盟国家政要都曾来校参观访问。2006年4月,与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合办的孔子学院获得国家汉办批准;2010年3月,与老挝国立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举行了揭牌仪式,成为中国在老挝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多层次的开放办学,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化程度。

      建校58年来,学校已培养了10万余名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门技术人才。不少毕业生已成为颇有成就的教授、专家、学者、作家、诗人、党政军领导干部。

  
联系方式
  校址:中国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88号 邮编:530006 Email:webmastergxun
品牌专区http://mp.ppsj.com.cn/gxun.html
相关类别民族院校 大学 教育
发源地广西 > 南宁
关注度:200
更 新:2021-5-29

相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