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科工

中国冶金科工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01618
品牌介绍:   
  中国冶金科工是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01618的品牌。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01618

  公司概括

  集团主席 国文清

  发行股本(股) 2,871M

  面值币种 人民币

  股票面值 1

  公司业务 公司及其子公司(“集团”)从事的主要业务为:

  . 提供冶金及非冶金项目的工程承包及其他相关承包服务(“工程承包”);

  . 开发与制造冶金设备、钢结构和其他金属产品(“装备制造”);

  . 开发、开采及加工矿产资源,以及生产有色金属和多晶硅(“资源开发”);及

  . 开发和销售住宅和商用物业、保障性住房以及一级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

  全年业绩:

  . 营业额为人民币2,162.42亿元,较2011年的人民币2,221.13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58.71亿元(即-2.64%)。

  . 年度亏损为人民币104.55亿元,其中持续经营的年度亏损为人民币11.33亿元。2011年的利润为人民币37.12亿元,其中持续经营的年度利润为人民币58.97亿元。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69.52亿元,其中应占持续经营亏损人民币15.74亿元。2011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2.43亿元,其中应占持续经营利润人民币49.07亿元。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36元,其中持续经营的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08元。2011年的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2元,其中持续经营的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6元。

  业务回顾:

  (一) 公司业务板块情况

  1. 工程承包业务

  (1) 行业概况

  从总体上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人民币519,322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7.8%。其中,建筑业达人民币35,459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9.3%。

  从与集团工程承包业务相关的细分行业情况看,冶金工程市场方面:

  — 2012年全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6,584亿元,同比增长2.97%,增幅比2011年回落12.54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额人民币1,529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比2011年提高5.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额人民币5,055亿元,同比下降2.0%,2011年为增长14.6%。

  2012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1,477亿元,同比增长19.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4,485亿元,同比增长20.6%。

  其他工程承包市场方面:

  — 2012年,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人民币76,129.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201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人民币71,80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9%),其中,住宅投资人民币49,374亿元,增长11.4%;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73,418万平方米,增长10.6%;房屋新开工面积177,334万平方米,下降7.3%。

  (2) 板块业务经营情况

  2012年,集团在保持全球冶金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积极开拓境内外房屋建筑、交通基础设施、体育场馆、节能环保等非冶金工程承包项目并取得进展,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集团通过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升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提高项目盈利水平。

  冶金工程市场

  集团通过创新营销模式、紧密跟踪项目信息,加大传统冶金工程市场的挖掘力度。

  公司下属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在冶金工程传统领域新签订多项重要合同,如孝义市金达煤焦有限公司300万吨╱年焦化工程、克州赣鑫钢铁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00万吨高强度生产线工程、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南疆钢铁基地项目焦化工程等合同额过人民币十亿元的重大冶金工程项目。

  — 公司下属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还分别承揽多项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重大工程项目,如铝基合金大板锭、棒材项目电解车间CD跨74~154轴线建筑安装工程、黑龙江大兴安岭岔路口钼铅锌矿工程设计合同、钼轧制板材线等。

  非冶金工程市场

  2012年,集团积极拓展非冶金工程市场,积极开拓房屋建筑、交通基础设施、体育场馆、节能环保等非冶金工程市场,取得新进展。

  — 公司下属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在成都,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营口分别承揽当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公司下属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在昆山、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吴忠分别中标重要标志性民建和体育场馆项目。

  上述项目的实施,对增强集团在非冶金工程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促进工程板块转型升级起到积极作用。

  海外工程市场开拓情况

  2012年,集团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开发海外市场。

  继续重点开发印度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冶金工程市场,新签了印度BSP二次精炼钢结构供货工程项目、越南台塑河静钢铁厂高炉和焦炉EPC总承包项目等一批重大海外冶金工程项目。

  借助中东分公司在中东市场搭建起来的工程承包统一管理平台和新加坡子公司的属地化经营优势,大力拓展中东和新加坡等区域的民用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扩大工程承包主业的海外市场份额。2012年,集团承建了科威特大学城科学院与教员俱乐部项目(合同金额约合人民币41.9亿元)、新加坡蔡厝港地区新建组屋邻里项目和义顺7道执行共管公寓总承包等重大项目。此外,公司于2012年底签订了马来西亚ACACELL年产85万吨纸浆项目,总合同金额约合人民币92.3亿元。

  所获奖项

  报告期内,集团承建或参建的项目获得多个奖项,共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4项,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10项,冶金行业优质工程奖29项,冶金行业优秀设计奖100项,冶金行业优秀勘察奖27项,充分体现了集团在工程承包行业,尤其是冶金工程承包领域的竞争实力。

  2. 装备制造业务

  (1) 行业概况

  2012年,全国金属冶炼专用设备产量857,885吨,同比上升1.2%,金属轧制专用设备产量646,149.86吨,同比下降10.36%。

  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政策取向是冶金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十二五”期间,钢铁产业面临的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控制钢铁产能过快增长,与增加产能直接相关的工艺技术,如大方坯连铸、热连轧、冷连轧、薄板坯连铸连轧等不再列为鼓励类条款。同时,为鼓励发展循环经济,鼓励类项目新增了烧结烟气脱硫、脱硝、脱二英等多功能干法脱除,以及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化技术,冶金废液循环利用工艺技术与装备,新一代钢铁可循环流程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此外,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也指出了钢铁工业重点开发的技术装备:品种结构调整与升级用先进钢铁材料制备技术,新一代高效、低耗钢铁流程物质流、能量流网络集成优化技术与装备及信息化智能控制技术,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和废弃物再资源化、再能源化及物质循环关键技术,钢铁材料低成本、高性能化关键工艺技术,冶金矿产资源领域安全高效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

  此外,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国钢结构市场主要分布在冶金、电力、路桥、海洋工程、房屋建筑、大型场馆、交通枢纽、民用住宅、机械装备和家具用品等领域。随着交通工程中的桥梁、市政建设、钢结构住宅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钢结构工程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钢结构的品质要求也日益提升,钢结构市场发展前景潜力将逐步显现。

  (2) 板块业务经营情况

  集团装备制造板块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冶金设备及其零部件、钢结构及其他金属制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调试、检修以及相关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下属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实施的大型多向模锻件及重型装备自主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作为国内第一条40MN预应力钢丝缠绕多向模锻压机生产线热试成功,进入试生产阶段,同时在40MN多向模锻压机上开展了大量工艺和设备研究。

  此外,集团还积极拓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制造业务,联营公司中冶京诚(湘潭)重工设备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400吨大型矿用自卸车工业运行和性能测试圆满成功;支持该产品在神华内蒙基地试用,2012年下半年与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签订了两台220吨级矿车的订单,进一步开拓新产品市场。

  公司下属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规划实施的陕西富平新建锻钢轧辊制造及提高热加工生产能力项目已正式投产,并顺利完成220吨大型铸件牌坊的浇注与加工,进一步开拓了大型锻钢轧辊和铸锻件市场,实现了产业链的完善配套。

  公司下属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自主研发制造了不锈钢光亮退火炉中的关键设备马弗炉,并实现设备成套供货;成功研发制造硅钢连续退火生产线关键设备新型硅钢加湿器,大大提升了硅钢退火加湿工艺的稳定性与精确性,提高了硅钢带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了在硅钢热处理领域的技术实力与综合竞争力。高端矢量变频器完成中试,已投入生产,并在冶钢、沪久等项目获得实际工程应用。

  公司下属施工企业积极落实集团钢结构产业转型政策,不断拓展非冶金业务市场,向大型场馆、超高层建筑等高端钢结构建筑领域迈进。下属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将其主要产品定位在大型场馆、市政公用设施、高层建筑及其他行业钢结构;下属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磁悬浮列车的站台和桥体钢构方面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下属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在市政桥梁方面已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大型LPG船罐制作已牢牢占据国内同类产品80%以上市场。

  3. 资源开发业务

  (1) 行业概况

  资源开发业务主要指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加工、冶炼和深加工等。

  2012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影响,钢材需求明显放缓,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凸显,行业运行存在较大困难。2012年,全国生产粗钢7.2亿吨,同比增长3.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2012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7亿吨,同比增长1.8%。全年钢材价格较上年下降。根据钢铁协会统计,9月第一、二周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跌破100,12月底,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5.3点,较年初下降15.2个百分点,降幅为12.6%。在钢材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2012年我国铁矿石需求有所放缓,铁矿石产量有所下降。2012年全国铁矿石原矿产量13.1亿吨,同比下降1.3%。从全年来看,我国进口铁矿石量虽然单月环比、同期增幅出现回落,但是依然保持较高增速,对外依存度延续了以往的高位态势;进口铁矿石年均价格为128.6美元╱吨,较2011年的168美元╱吨下跌了23.5%,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有色金属方面,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2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及2013年形势展望》,2012年,我国8,057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不含黄金、稀土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41,370亿元,同比增长15.1%。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3,691万吨,同比增长9.3%,增幅回落1.3个百分点。2013年,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出台落实,有色金属尤其是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加大。2013年,预计有色金属行业运行状况基本平稳,结构调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2012年,多晶硅价格持续走低,现货市场价格从年初的约人民币30.5万元╱吨,跌至年底的约人民币15.5万元╱吨。在需求受阻的情况下,多晶硅市场延续低迷。

  (2) 板块总体经营情况

  集团从事的资源开发业务主要集中在铁、铜、镍、铅和锌等矿产品和冶炼加工领域以及多晶硅生产等。

  2012年,集团对现有境外资源项目按照“重点推进项目、暂缓推进项目和资产处置项目,区别对待,分类实施”的原则,进行分类指导。对于重点推进的项目,集中各种资源积极推进,争取早日投产见效;对于暂缓推进或目前处于前期工作阶段的项目,调整发展思路和策略,择机开发;对于资产处置的项目,着手研究退出方案,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资产损失。

  为保持中国中冶稳健发展,公司分别于2012年12月31日和2013年2月5日将所持葫芦岛有色51.06%的股权及全部债权转让给控股股东中冶集团。两次转让完成之后,公司不再持有葫芦岛有色的任何股权与债权,其后续发生的损失对公司不再产生任何影响。

  2012年,集团在产的部分资源项目经营状况如下:

  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2012年项目生产经营正常,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全年完成采剥总量1,040万吨,生产粗铜19,221吨,销售粗铜17,833吨,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3.7亿元。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洛阳中硅”):尽管采取各种减亏增效措施,但受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影响,2012年洛阳中硅主要经营指标恶化。2012年共生产多晶硅4,034吨,较去年同期下降50.4%;销售3,847.28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1.9%;多晶硅平均销售价格为人民币137.65元╱公斤,较去年下降了57.1%;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3,61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5.6%。实现净亏损人民币101,705.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利人民币161,968.8万元。

  阿根廷希拉格兰德铁矿:2012年,希拉格兰德铁矿提前完成了年产100万吨原矿和45万吨铁精矿的计划,全年实际生产原矿102万吨,同比增长66.7%;生产铁精矿48.5万吨,同比增长70.2%,销售37.3万吨。全年营业收入人民币2.79亿元。

  2012年,集团资源板块建设项目按照计划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项目:2012年瑞木项目仍处在建设和试生产阶段。自2012年3月启动投料试车以来,已先后实现了高压酸浸两系列生产线的试生产和相互切换,并自2012年8月底开始实现高压酸浸两系列并行生产。目前项目已正式进入了生产期。项目投料后,生产指标和技术指标稳步上升。截至2012年底,生产氢氧化镍钴(干基)13,783吨,销售2,900吨,生产铬精矿18,000吨,并于12月6日举行了竣工投产仪式。2012年11月,第一批试销产品装船发运(详见公司于2012年12月6日发布的海外监管公告)。

  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由于阿富汗政府负责的文物发掘、土地征用和村庄搬迁工作、扫雷工作进展缓慢以及安全形势愈加严峻,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正常进展,导致项目下一步工作条件尚不具备;项目可研工作因磷矿和煤炭资源不落实而受到影响,公司将就此问题与阿方积极沟通,协商解决;公司聘请谘询机构对项目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识别。

  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项目:2012年,杜达铅锌矿项目实施阶段性停产,主要进行资源补充勘探和现场维护工作,截至报告期末仍在对下一步工作进行研究论证。

  澳大利亚兰伯特角铁矿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正致力于寻求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并进行矿权的日常维护工作。

  4. 房地产开发业务

  (1) 行业概况

  2012年,中央政府继续坚定不移加强房地产调控,房地产市场朝着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在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的同时,做好保障房建设和管理工作。货币政策方面,预调微调力度加大,同时保障房政策支持力度增强,中央加大保障房建设补助资金投入,多部委支持保障房参建企业多元化融资。

  201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人民币71,804亿元,比2011年名义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9%),增速比1-11月回落0.5个百分点,比2011年回落11.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人民币49,374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8%。新开工面积17.7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7.3%,降幅比1-11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施工面积57.34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2%,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竣工面积9.94亿平方米,增长7.3%。

  201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13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增幅比2011年回落2.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人民币64,456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比2011年回落1.1个百分点。土地购置面积3.57亿平方米,比2011年下降19.5%,土地成交价款人民币7,410亿元,同比下降16.7%。

  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722万套,基本建成505万套,提前完成本年保障房建设目标。

  (2) 板块业务经营情况

  集团的房地产业务已经从单一地点单一项目的开发,发展成为多个地点多种项目的开发。集团还在朝预期通过资源重组和业务整合完成向跨区域、集团化运作的房地产企业转变的方向迈进。经营业务涉及商品房开发、保障房建设、土地一级开发等多个领域。

  2012年集团房地产在手项目共169个,项目规划建筑面积4,414.58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开发项目包括普通住宅、高档公寓、别墅、办公楼╱写字楼、商业营业用房共100个,总建筑面积2,656.64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项目52个,总建筑面积1,757.95万平方米,主要产品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土地一级开发项目17个,总占地面积为5,709.66平方米。

  集团将坚持规模化、资本运作规范化、市场层次化、消费群体多样化的方针,在产品策略上努力向商品房开发等高收益产品结构方向调整,进行多层次、高水平房地产开发。适度开展现有保障性住房开发业务,为集团房地产业务进一步做强做优奠定坚实的基础;探索新的市场领域,逐步建立起房地产板块业务结构的动态调整与优化机制,不断提升对外部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提升板块竞争力。集团还将坚持打造“中冶置业”的品牌战略,坚持经营区域集中的策略,致力于不断提升房地产开发水平,从而促进集团房地产业务的整体良性发展。

  (二) 科研投入及科技成果

  2012年,集团在积极争取国家科技经费支持的同时,着力加大公司总部层面的科技投入,集团全年科技投入为人民币19.33亿元,占全年营业额比重为0.87%。通过提高科技投入质量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集团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并取得丰硕成果。2012年7月,以中国中冶为核心资产的中冶集团被确定为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十二五”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纲要》实施15家重点联系企业之一。

  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2012年,集团新获批建设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截至2012年底,集团共建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9个,中冶工程技术中心4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51个。其中,依托公司下属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的“国家钢铁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2年11月成功通过国家科技部综合评议验收,验收总成绩在全国参加验收的14个企业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排名第二,验收成绩为优秀。

  2. 科研项目申报

  2012年,集团新获批立项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项;获批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项目1项;立项实施中国中冶“三五”重大科技专项13项。

  3. 专利申请

  2012年,集团新申请专利3,761件,其中发明专利1,326件;新获授权专利2,868件,其中发明专利634件。截至2012年底,集团累计拥有有效专利8,746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615件。在国务院国资委于2012年7月公布的2011年专利排名中,以中国中冶为核心资产的中冶集团累计拥有有效专利数在中央企业中排名第5位,位列冶金类与建筑类中央企业第1位;其中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在中央企业中排名第13位。

  4. 科技奖励申报

  2012年,集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为集团历年以来获国家科技奖励最多的一年;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获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1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为集团自成立以来获得该奖项一等奖最多的一年,特别是施工企业(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获得一等奖。

  2012年,集团共评出集团科学技术奖5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3项;评出集团专利技术奖29项,其中金奖9项,银奖20项;评出集团优秀论文奖115篇,其中一等奖17篇,二等奖32篇,三等奖66篇。

  5. 技术标准编制

  2012年,集团共发布国家标准19项,行业标准28项;新获批编制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12项。

  6. 示范工程建设

  2012年,集团批准立项中冶建筑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3项;组织验收中冶建筑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2项。

  (三) 核心竞争力分析

  集团是中国市场份额最大、专业化经营历史最久、专业设计能力最强的冶金工程承包商,在中国冶金工业建设领域具有领导地位;集团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能力,拥有如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顶尖的设计院;集团借助在冶金工程承包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积极发展非冶金工程承包业务,并以关联技术为纽带构筑起了关联互补的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

  报告期内,集团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

  业务展望:

  未来集团的发展思路为:聚焦主业、做强做优、适度多元、稳健发展。要将资源聚焦在具有优势、发展稳健的主业上,保持工程承包传统主业和房地产业务良好的发展势头,做到主业突出。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加快符合国家发展方向,与主业相关、市场稳定、技术可靠、规模合理、效益稳定的市政污水处理、垃圾焚烧、钢铁渣处理、光伏发电、工业制氧、环保建筑、合同能源管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尽快形成市场有保障的利润增长点。

  2012年度,虽然集团因个别事项影响,整体利润大幅下滑并出现了大额亏损,但集团传统工程建设主业,特别是绝大多数设计、科研和施工企业,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冶金建设业务萎缩的情况下,仍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实现了平稳发展,并且这些传统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经过近两年集团严控负债规模、严控BT工程、严控非主业投资,加大项目结算力度、加大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清理回收,加大闲置低效资产的清理,2012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由负转正、带息负债规模由增转降,制约集团发展的财务结构性问题正在按规划目标改善。2013年,集团将在加快历史问题解决的同时,更加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推进集团的持续健康发展,集团相信,随着葫芦岛有色等亏损问题的解决,随着集团财务结构的进一步改善,集团将从2012年低谷中逐步走出来,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

  
品牌专区http://mp.ppsj.com.cn/brand/1618.html
相关类别冶金 上市公司 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
发源地香港
关注度:2738
更 新:2021-5-30

相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