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园

永和园

永和园品牌专区
品牌介绍:   
  永和园”是夫子庙规模最大的一家点心与酒菜兼营的老店。前身是清末的“雪园”茶馆。

  永和园”,三十年代中期为鼎盛期,当时两位来自扬州的大师傅,在此以卖茶为主,兼营自产自销的维扬细点和干丝等小吃,供茶客小酌。1937年抗战爆发,南京沦陷,“雪园”半开半闭,苟延喘息。

  更名

  1939年有位叫卞永生的买下了“雪园”,在贡院西街现“青云楼”所在地开店,正式始名“永和园”,寓“永远和气生财”,占地约百平方米。初期三间平房,一间租出开茶炉卖茶,一间租人开小酒店,中间和小院卞老板自己经营,卖烧饼和干丝。经过数年苦心经营,从1942年开始,卞老板收回租房,一统茶点生意,聘请面点名师尹长贵来店主持制作点心。此时“永和园”的烫干丝和酥烧饼,在夫子庙已颇具影响,享誉金陵。一般茶点社经营的干丝都是从扬州传来的煮干丝,而“永和园”的烫干,不仅切得细如绵线,堪称能穿针,更具特色的是滚沸的开水侵烫数次,无一点豆腥味,吃口更觉得绵软柔韧。“永和园”的烧饼更具特色,一般店家的烧饼油酥与油面二八开,“永和园”的酥饼则是“三七油面,四门包酥”,品种随时会变化,共有二十多个品种。由于所制的烧饼色泽金黄,被誉为“蟹壳黄”。尹长贵师傅来店后,增加了一些扬帮小吃品种,如三丁包子、悲翠烧卖、水晶包、千层油糕、蟹黄包、小笼包饺等数十种,生意十分兴隆。抗战胜利后,1946年随着业务的扩大,“永和园”翻建成二层楼,营业面积达270多平方米,可放100多张小方桌,初具规模。

  搬迁

  解放后,“永和园”继续保持传统特色,不为改进生产设备,扩大经营品种。但从1957年,该店数经搬迁,第二次是适往贡院街,现魁光阁所在地,第二次在1962年迁到现址。但1969年与“六华春”合并又迁往新火车站,直到1976年才重返现址,恢复老店号“永和园茶点社”,该店又进入了一新的鼎盛期。从此,“永和园”点心闻名遐迩。经营品种除传统的各色干丝,酥烧饼,小笼包、小烧卖、干菜包等组成的杂色套点。同时各种档次的小吃宴先后出台,还派人去上海“德大西餐馆”学习,开始经营西点。尹长贵及徒弟们数次办了精细筵席展销。尤其是酥点:青蛙酥,白兔酥,鹅酥,虾酥,鸽酥各展姿态;月季花酥,菊花酥,兰花酥,荷花酥,海棠酥况相开放,轰动一时。

  特色

  1985年,“永和园”进行了鹪翻建,新建筑是一所仿明清风楼三层组合楼,共设大小餐厅18个,面积达2200平方米。1986年国庆前前夕正式对外营业,改名为“永和园酒楼”。对营业项目进行了调整,一楼仍然经营点心小吃,二、三楼从“六华春”、“江苏酒家”调进了一批中青年厨师,开始经营京苏肴馔。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永和园”的菜肴也和一样,深受广大食客的赞誉,知名度不断提高。其独具特色的香炸酿鸡翅,三套鱼圆,泥烤鸡,挂炉烤鸭,清炖鸡孚,雪冬虾仁,姜瓜鸡丝,西卤鱿鱼被誉为该店的八大看家名菜。

  1983年,“永和园”的花色套点被小0列为江苏省特色点心;1989年该店的四味烧饼在西安获商业部优质食品“金鼎奖”。1991年6月该店在企业晋级时又申报了“葵花鸭子”“五彩鱼丝”“三套鱼圆”“烩鸭舌掌”“家牙鸡翅”“汽锅乌龙戏珠”及“虾仁蒸饺”“三丁包”“蟹黄色”“烧鸭干丝”为该店名菜名点。近年业,许多社会名流前往该店就餐后,对该店的美点佳肴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对“永和园”尤为厚爱。几年来,曾两次光临,称该店的佳肴珍馐“堪称一绝”。

  穿乌衣巷,过朱雀桥,王谢故旧,堂燕无踪,秦淮河畔,灯影虽在,浆声难寻,霓虹闪烁,酒楼茶馆鳞次栉比,把栏杆拍遍,问老字号所剩几许?

  贡院街旁,飞檐重阁,古色古香,典雅华丽,门前屹立着一对喜庆色彩的石狮,店门上高悬着林散之老人的遗墨,这就是历经百年沧桑,古韵依旧的“永和园”。

  永和园是秦淮古溪畔颇负盛名的一家老茶馆,它的前身可追溯到清末的“雪园”茶馆。当年营业面积为900平方米,有一些扬州大师傅来此茶馆“搭柜”,租赁雪园一角,自产自销维扬点心和干丝等,供茶客佐食。在秦淮茶馆的聚集地,雪园虽有名气,但在各茶馆的竞争和动荡不安的年代中,亦时起时落,苟延喘息。正当雪园“元气”耗尽时,1939年有位44岁的卞荣生先生买下了贡院西街65号的“雪园”茶馆,一统茶点生意。为了改变雪园衰败的局面而永远和气生财,也使顾客有进店如至家之感,便改名为“永和园”。

  由于卞荣生服务热情周到,从不计较时间,客人什么时间离店,他什么时间打烊,再加上家传的煮干丝。烫干丝非常有特点,干丝切得像根针,吃到嘴里软而绵;生姜丝细得像根线能穿针,再加上干丝的品种多,素的有口蘑、香菇、鲜笋;荤的有虾仁、鸡丝、肉丝、烧鸭丝,生意很快就兴旺起来。1941年他筹借1万元,加上自己的积累,将原先的门面彻底翻新,可放40张餐桌,生意越发红火。1944年,他将一墙之隔的青云楼盘了下来,楼上下可放60张桌子,又用高薪将维扬细点名师尹长贵师徒七八人请到店里。一面积极扩大维扬细点,新增了青菜包子、荠菜包子、水晶包子、三丁包子、蟹黄包子、翡翠烧卖、千层油糕等品种,一面在干丝上大作文章,将煮改为烫,切得细而匀称的干丝在滚水中多次烫成,无一点豆制品的生气味。调制也十分讲究,一碗干丝另给麻油佐料一小碟,由茶客自己调拌食用,吃起来鲜嫩可口,回味无穷。茶客进店一入座,首先要碗干丝,待过完干丝瘾后,再品尝其它细点。永和园声誉日增,成为当时知名的茶点社。

  永和园的小笼包外形非常漂亮,包子只只像座钟,饺子略成弯弓形。为了表示做工精细,一只包子要捏出24个纵折,口味更是没话说,皮薄、馅大、卤汁多,包子的肥、瘦肉馅配合适当,油而不腻,尤以夏季的小笼包风味更佳。螃蟹上市季节,永和园便有蟹黄包子应市,那油黄的蟹肉馅心包子,就着生姜醋吃,鲜美异常,风味溢满秦淮。一块不大的千层油糕,细细剥开,竟有24层,每层皆薄如纸,透明得能照见手指。烧卖上面的松散,活象一盆盘曲的松树,碧绿的包馅如松叶、似翡翠,包皮形如叠边的花盆,美丽的外观令人赏心悦目,食之香鲜别具。萝卜是最普通的蔬菜,但刨成细丝,加入葱花油盐佐料进入烧饼之中,则成了非同凡响的点心,是喜素者的妙品。往日与雪园搭柜的还有镇江帮,所以镇江肴肉后来也成了永和园继承和独揽的卤菜,在别家菜馆是尝不到的。永和园的五丁包子,是维扬小吃中的佼佼者,不仅风味鲜美,更具有丰富的营养。据说这种包子是在乾隆帝下江南时发明的,说来还有段故事呢。乾隆六次下江南,有次亲临扬州,这可忙坏了知府和知县大人。皇上到后,近侍太监传下圣旨:“皇上要尝尝扬州细点,早上御膳,令你们特制些包子,皇上喜这玩艺儿。”二人忙问:“皇上喜吃什么样包子?”太监说:“皇上说,他喜食的包子有五句话,‘滋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过硬,细嫩而不过软’。”二人急召名厨,要名厨速照这五句要领去特制这五句包子。名厨们不知这五句是指什么东西,急得团团转。有一姓丁的聪明厨师望着案板上的各种鲜味,突然想到:滋养莫过于海参,少用点点,不过补;味美莫过于鸡肉,少用点点,不过鲜;油香莫过肥肉,少用点点,不过腻;松脆莫过于冬笋,少用点点,不过硬;细嫩莫过于虾仁,少用点点,不过软。厨师随即将五种原料剁碎制成馅,做好了这“五句包子”。乾隆尝后胃口大开,说维扬细点果然名不虚传,问太监这叫什么包子?太监说这馅就是您要的“五句包子”。乾隆传问丁厨师,厨师说这馅是由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制成,乾隆说:“好极了,五丁合一包,就叫它五丁包子吧。”五丁包子从此名闻南北,成为维扬细点中独具特色的高档食品。

  1949年解放后,青云楼被0收回改为娱乐场所,1958年底,永和园迁到原“奎光阁”茶馆旧址。1962年,又搬到贡院街原“南园茶社”旧址。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前夕,永和园与六华春、四平春、满园春、向阳春一并迁往南京火车站。1975年11月,南京市饮食公司将其收回原址,正式恢复了“永和园茶点社”。1985年4月,在永和园的积极建议下,在市委、市0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在建设秦淮风光带的同时,对永和园进行翻建、扩建。1986年9月,一座崭新的明清风格建筑拔地而起,与夫子庙风光带浑然一体,呈现出古色古香,雍容华贵的气派,独擅六朝胜地的新风采,至此并易名“永和园酒楼”。

  永和园酒楼从历史经营茶点发展到后来的茶点、小吃、宴席,功能齐全的综合性餐馆。全店设有大小餐厅18个,面积达2200余平方米,能同时接待一千多位顾客。走进店门即见平洁光滑的汉白玉石嵌铺的地面,大厅内装饰着宫灯式的吊灯、壁灯;左侧楼梯旁还有一方水池,水中点缀着湖石假山,令人心怡。沿着汉白玉铺面的楼梯上至二楼。左边是典雅宽敞的白鹭厅,厅内整齐地陈设着11张桌面,右侧还排列着春兰、夏荷、秋菊、冬梅4小厅,每厅设置2桌,室内陈设高雅,环境舒适。白鹭厅的对面是紫霞厅,厅内左右还有海棠、玉竹两雅厅。真是厅内有厅,一厅胜一厅!跨至三楼,左设有明远厅,陈置8桌,厅内右侧还设有太液厅,外置花台;右边有怡然厅,进门为雅室休息处,左门外有花台,右侧是瑶池厅。三楼高档雅厅全是雕刻精细的檀木桌椅,陈设幽雅,古风盎然。

  1995年,永和园酒楼于划归金都饮食服务(集团)总公司,并于95年、96年和2001年经历三次改造。尤以2001年改造规模最大,当时为迎接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在宁召开,金都集团斥资百万,停业一个月对永和园进行了全方位彻底内外装璜,一楼是明堂亮灶的小吃,二楼布置则凸现“古情古景古秦淮”的文化蕴味,建筑风格传统与现代交融,令宾客置身于多姿多彩的情景店堂,一边品尝美味佳肴,一边观赏室内悠雅的环境。“六朝厅”把人引进古旧的绮梦,高悬在墙上的六枚印章,历数了王朝的兴衰;“唐宋厅”这里的唐诗宋词,映现了六朝的悠久,金陵的衰败;“古韵厅”里“停、艇、听、笛”四字,正合中华古韵——平、上、去、入四声,意境风雅,使人有乘醉听萧鼓之乐;“灯影厅”数幅发黄的老照片是历史的缩影,文化的根。

  永和园作为老字号酒店,声名远播,曾先后接待过一批批东南亚代表团的朋友、波兰朋友、香港同胞、台湾同胞以及各界名流。2001年9月,永和园有幸参与了“千名华商秦淮风情晚宴”的接待工作,为了让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位华商品尝到正宗的“秦淮八绝”,永和园请出了70岁的民间大师出山。“秦淮八绝”所特有的一干一稀为一绝的搭配,加上服务员声情并茂的讲述每道小吃的典故与趣闻,震撼了海内外华人。那一套套别具特色的紫砂茶壶,一杯杯悠香的雨花茶,一曲曲悦耳的丝竹弦乐,一道道正宗的家乡美食,无不唤醒了客人们心中幽幽一抹怀想。用餐完毕,客人意犹未尽,留连忘返,纷纷拍照留念,记下美好一刻。

  早在1988年永和园酒楼被省旅游局确定为旅游定点接待单位。94年起历年被评为市“三信三优”企业。随着秦淮风光旅游带的开发,夫子庙饮食市场更加活跃,竞争也更加激烈。永和园一直遥遥领先,靠的是质量。1983年“什色点心”被评为江苏省特色点心。1987年“开洋干丝”“蟹壳黄烧饼”被定为“秦淮八绝”名点。1989年“四味酥饼”以独特的造型(鸡心型、菱型、椭圆型、圆型)和多味的馅心(松子细沙、芝麻糖油、葱板油酥、火茸萝卜丝)赢得了评委们的好评,荣获商业部金鼎奖。97年“永和铁蛋”获全国大众化名菜名点联展金牌。“四味酥饼”获中华名小吃殊荣。2000年“蟹黄包”“四色小笼”获中国烹饪协会金奖。2000年“荷叶鸭烧卖”“荠菜蒸饺”获首届中国美食节名菜名点金、银奖。2001年“荷叶鸭烧卖”获西安全国厨师节金厨奖。2001年获江苏省新菜点金奖。2003年首届中国民间、民族菜肴华西美食节获得一金一铜和团体金奖。

  剪不断城南旧事,颂不尽天下永和。饱经苍桑的“老字号”永和园酒楼如今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不久又将告别国有,跃上新的发展平台。相信未来的永和园在新机制的带领下,又将掀开崭新一页。永和人将继续发扬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朝着实现做强做大做精做优老字号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品牌专区http://mp.ppsj.com.cn/yongheyuan.html
相关类别饮食 中式餐馆 餐饮连锁 传统食品 中华老字号 江苏老字号
发源地江苏 > 南京
关注度:2738
更 新:2021-5-29

相关品牌